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176/96941 (66%)
造訪人次 : 9198117 線上人數 : 1410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商管學院
公共行政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商管學院
>
公共行政學系暨研究所
>
期刊論文
>
Item 987654321/115392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5392
題名:
臺灣國會制度中的遊說操控-地方制度法第四條「準用直轄市」修正案歷程剖析
其他題名:
Heresthetics in Legislative Yuan of Taiwan: The Analysis of Amendments to the Article 4 ‘mutatis mutandi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Act
作者:
詹立煒
關鍵詞:
地制法第四條
;
遊說操控
;
分析敘事
;
政策空間模型
;
因果過程追蹤
日期:
2015-03
上傳時間:
2018-10-25 12:10:13 (UTC+8)
出版者:
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
摘要:
因為政治參與者都有想贏的動機,所以W. Riker認為參與者利用集體決策的博弈過程,採取「遊說操控」以獲得想要的結果。本研究假定歷經三屆委員提案的地制法第四條準用案,能夠在第六屆立法院三讀通過,係因參與者運用上述策略而成功。對此,本文將地制法第四條準用案能否通過界定為結果變項,遊說操控的三項要素為因果變項,時序政治事件和既有制度為強化因果關係的前例變項。同時透過因果程序追蹤的方式,以第四、五、六屆立委的16項提案做為小樣本個案實例,梳理其敘事脈絡,以敘述統計歸納提案類別,並藉由賽局理論的政策空間模型解析參與者的策略互動。然後針對三項問題進行推論分析:委員會召委對本案具有何種影響?提案委員是否採取策略投票?朝野如何進行議題面向操縱以改變集體決策結果?研究發現,委員會召委對於議題支配具有明顯影響力,並反映在議程、審查和協商的過程之中。其次,提案委員考量選區和可行性高低而採取策略投票並組建最小勝利聯盟。第三,黨團協商提供議題面向操縱的機會,使有意發動的參與者能夠以否決者之角色和利用獲利轉換的方式以影響院會決策。綜上,透過上述方法分析所得的結果,呈現出本文具有靜態法制分析與動態決策研究之特性。
關聯:
臺灣民主季刊 12(1), p.55 - 114
顯示於類別:
[公共行政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66
檢視/開啟
臺灣國會制度中的遊說操控-地方制度法第四條「準用直轄市」修正案歷程剖析.pdf
1935Kb
Adobe PDF
52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