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57610/91130 (63%)
造訪人次 : 13524302 線上人數 : 307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文學院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
期刊論文
>
Item 987654321/115199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115199
題名:
從「情禮融合」論《聊齋誌異》人倫之美
作者:
黃麗卿
關鍵詞:
聊齋誌異
;
蒲松齡
;
情禮融合
;
因情適變
;
人倫之美
日期:
2018-07
上傳時間:
2018-10-16 12:10:32 (UTC+8)
出版者:
上海古籍出版社
摘要:
筆者在《聊齋誌異的女性書寫》一書中,已看到蒲松齡在《聊齋誌異》所書寫的女性生命之存在價值,大抵都有著「情禮融合」的價值意涵,但此一意涵並非制式、定格的,而是有著「因情適變」的思維與態度,因為有這樣思維,使得這些女性在面對現實問題、情愛危機、家庭變故以及禮教規範等問題時,這些女性都能覺醒,經由「因情適變」的自主選擇,而體現出「情禮融合」的生命價值意涵。但她們的改變並非顛覆傳統倫理、脫離家庭秩序,而是在傳統人倫關係與社會情境的變動中,重新透過「因情適變」與「情禮融合」來實現出生命的價值意涵,真正展現出人格美中「人倫之美」的典型。準此,本文將先探討蒲松齡之「情禮融合」與「人倫之美」的寫作理想,就此來探究《聊齋誌異》中所體現「情禮融合」的「人倫之美」生命真諦,進而將《聊齋誌異》中所要建構「人倫之美」的價值意涵彰顯出來。
關聯:
《中國文論》第四輯
顯示於類別:
[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37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