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11338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2822/95882 (66%)
造訪人次 : 4021099      線上人數 : 1034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3381


    題名: 臺灣全志卷十一財政金融志 外匯、期貨與金融衍生商品篇
    作者: 曹添旺;謝智源;陳智華
    日期: 2017-08
    上傳時間: 2018-05-07 12:10:13 (UTC+8)
    出版者: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摘要: 臺灣是開放的經濟體(open economy),自然地會與世界經濟發生密切的往來。戰後,臺灣百廢待舉,相關的金融活動內容與體制,除與日治時期有明顯的不同外,同時因為戰爭造成文獻資料的遺失或損毀之故,增加編撰有關戰後部分期間內容的困難。隨著後續的經濟發展潮流,相關現代學理、金融商品及金融法規的不斷因應出新,更讓編撰工作載負著傳承歷史價值的挑戰。
    臺灣戰後的外匯市場主要歷經結匯證制度、複式匯率制度、固定匯率制度、管理浮動匯率制度、外匯市場成立、與金融自由化等階段;民國67年7月,固定匯率制度正式轉換為管理浮動匯率制度,是臺灣鬆綁外匯管制的重要變革。而就期貨與金融衍生商品的發展歷程,民國50年代之前,幾乎不見有關臺灣的期貨與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文獻資料;因為,期貨與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觀念是近半世紀來,才引入臺灣。
    本篇嘗試以現代的觀點,回顧臺灣自民國34年8月15日至民國89年間,外匯市場、期貨市場、與金融衍生商品市場的發展歷程外,也對於特定的重要紀事,提供符合現代學理與實務觀點的詮釋。而在時間的經緯上,也對應地提供相關市場的前沿、興革、乃至建立,以及相關政策的討論、擬定、乃至頒布的記錄。
    顯示於類別:[經濟學系暨研究所] 專書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