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11311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178/96951 (66%)
造訪人次 : 9381138      線上人數 : 1475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3117


    題名: 人民幣國際化的心理模式
    作者: 林偉修
    關鍵詞: 人民幣;國際化;國際貨幣;時序不一致
    日期: 2017-12-12
    上傳時間: 2018-04-19 12:10:34 (UTC+8)
    出版者: 僑光科技大學
    摘要: 中國金融市場化不足被認為是人民幣國際化最大的難處。因此,許多研究認為解除資本管制,將人民幣的利率與匯率市場化,提升人民幣在國際的使用,最終人民幣將可成為國際貨幣。本文所關注的問題是,即便採行金融市場化政策,中國對於市場化的概念是否與西方國家相同?本文認為,中國以北京共識作為中國金融市場化的指導原則基本上仍有違市場化原則。從政治經濟的角度來說,金融市場化的目的是要減少市場上的資訊不對稱,北京共識只會加深資訊落差,造成嚴重的時序不一致的問題,無助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本文觀察中國人民銀行與國務院對貨幣政策的作為及經濟數據上的變動,用以說明金融市場化的成效落差。
    關聯: 人文與應用科學期刊 11,頁39-53
    顯示於類別:[全球政治經濟學系]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21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