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178/96951 (66%)
造訪人次 : 9307567      線上人數 : 1725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2663


    題名: 大麵羹的滋味─閱讀《台灣人在眷村:我的爸爸是老芋仔》
    作者: 侯如綺
    日期: 2017-06-26
    上傳時間: 2018-02-01 02:10:50 (UTC+8)
    出版者: 人間出版社
    摘要: 《橋》第6期的專題為台灣新銳作家黃麗群。以〈麗群十問實答〉的筆談,帶出她的一些基本背景與性格特色。同時邀請大陸青年學者/批評家楊曉帆,細讀她的知名代表作〈卜算子〉,台灣黃文倩以「內向者的逆襲?」綜合分析黃麗群的代表小說。
      在兩岸作品共讀的特輯中,此次我們以「今昔歷史間的人間現場」來概括推薦的文本。藉由兩岸批評家的閱讀與分析,召喚不同歷史時空、殊異主體與身份下的「人間」重回現場。我們或許也能夠從中發現兩岸晚近社會與心態的多元變化與新型的困境,值得關心第三世界國家社會與文學發展的朋友們跟進認識。
      特稿整理與收錄淡江大學中文系於2016年12月舉辦的「兩岸『八○後』青年閱讀當代文學/小說十家論壇」的修訂發言稿全文。期望透過兩岸青年朋友閱讀彼岸「七○後」的代表作,在「文學」窄化與沉寂的後現代,在互為她/他者的視野與觀照下,以新人/青年的真誠與銳氣,共同為下一輪的兩岸文藝復興累積一些春泥。
    關聯: 《橋》第六期 頁70-75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專書之單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