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178/96951 (66%)
造訪人次 : 9426250 線上人數 : 11002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國際事務學院
日本政經研究所
--專書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國際事務學院
>
日本政經研究所
>
專書
>
Item 987654321/110246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10246
題名:
戦後日本の中国政策の模索と日華関係の研究:1950年代を中心に
作者:
徐浤馨
日期:
2007-06
上傳時間:
2017-04-29 02:10:15 (UTC+8)
出版者:
北海道大學法學研究科
摘要:
二戰結束後,在聯合國盟總占領下的日本,為了因應國際冷戰的變化以及追求最高國益和國防安全,很明確地採取追隨美國的亞洲政策且忠實扮演合作伙伴的角色。然而,日本在外交上雖然維持對美協調外交路線,但是對於中國問題卻想採取以「經貿途徑」來保持「獨自」的中國政策之外交構想。
然而,有關50年代日本的中國政策,有學者認為此種類型是日本欲以「政經分離」為外交手段,設定承認「兩個中國」為其戰略目標的說法,本文以動態式的研究觀點:「經濟先行」然後「政治承認」亦即「先經後政」的驗證途徑,重新檢視以往對於戰後50年代日本對於有關中國政策的變化。筆者根據日本外務省的外交紀錄文書、當事者的回憶錄、國會議事錄、自由黨內部的會議資料及相關新聞記事等的文書資料,進行比對與分析之後認為,從吉田內閣開始的50年代雖深受冷戰體制的國際環境制約,但是為遂行「獨自」的中國政策,乃採用「先經後政」的外交手法,而此種對外關係上政治與經濟的「分業」關係,即成為戰後日本在面對政治分立的國家時,屢屢採用的典型外交戰略。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透過上述的驗證途徑,試圖釐清50年代初期日本對中外交政策制定過程中出現的「等距離外交」與「政經分離」這樣深具外交戰略構想的定義、目的、原則及二者之間的差異性等的發展變化。
顯示於類別:
[日本政經研究所] 專書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212
檢視/開啟
目次.pdf
703Kb
Adobe PDF
170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