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62830/95882 (66%)
Visitors : 4046900      Online Users : 755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08029


    Title: 認識AEC以利掌握東協發展契機
    Authors: 蔡青龍
    Date: 2016-01-15
    Issue Date: 2016-10-22 02:10:49 (UTC+8)
    Publisher: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
    Abstract: 今年(2016)才剛正式上路的「東協經濟共
    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簡稱
    AEC),是東南亞國家邁向區域整合的新里
    程,引發全球相關國家政府、業界、智庫、以
    及國際組織的重視與熱烈討論。在AEC的設計
    下,透過貨品、資本與勞動力自由流動的市場
    整合,東協將形成有6.23億人口、4.3百萬平方
    公里土地面積、以及2.48兆美元GDP的龐大經
    濟體,在全球名列第七。單就人口總量而言,
    其規模就達到中國的一半左右,同時工資水準
    相對較低,而又有既年輕且豐沛的勞動力,再
    加上豐富的天然資源,若能透過AEC的有效整
    合,理論上應有可能繼中國之後成為下一個世
    界工廠,而改變國際供應鏈,影響全球經貿體
    系,並對其他國家產生衝擊。另一方面,就東
    協本身而言,AEC的推展也會是新的契機;較
    早開發的會員國,包括馬來西亞、泰國、印
    尼、菲律賓、越南等,可以藉助大規模經濟的
    作用,跨越經濟發展過程的瓶頸(即所謂中所
    得陷阱);而新近開放的會員國,如柬埔寨、
    緬甸及寮國等,則可藉由AEC獲得發展機會,
    為逐步邁入新興經濟體鋪路。
    由於東協十國無論在政經體制或發展程度
    上,都有相當大的差異,要成為理想的經濟共
    同體實際上還有許多困難與挑戰。有形的障礙
    固然可以透過AEC的逐步進展而慢慢去除,無
    形的跨國障礙就必然無可避免,以致影響AEC
    的成效,是以東協的前景在AEC之下充滿了機
    會更充滿挑戰。東協各國與台灣之間不僅地理
    位置相近,而且有長久的往來歷史,過去二、
    三十年的經濟關係更為密切,不論是在投資、
    貿易、或勞工的提供與運用等面向,東協國家
    都是台灣的重要伙伴。當此東協進入AEC而帶
    來發展契機與挑戰的時刻,值得台灣學界積極
    探究AEC的作用與限制,以及東南亞國家的政
    治發展特質,提供政府與業界研擬因應對策的
    參考。有鑒於此,本文將以AEC下的東南亞政
    經發展前景與挑戰為討論主軸,在本前言之後
    於第二小節中簡述「東協」與AEC的發展歷
    程,第三小節將從東協各國之間的本質與發展
    差異,來論述這些差異可能帶給AEC的限制,
    最後一小節則討論AEC所帶來的契機,以及掌
    握契機的因應策略。
    Relation: 工商會務季刊 102,頁13-15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Journal Article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機構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