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10779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191/96979 (66%)
造訪人次 : 8532078      線上人數 : 8689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07795


    題名: 台灣涉外關係史概說
    作者: 林呈蓉
    關鍵詞: 中華民國外交;外交史
    日期: 2015-04
    上傳時間: 2016-10-12 02:15:33 (UTC+8)
    出版者: 五男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台灣與亞洲大陸之間一衣帶水,位處東亞的南北輻奏之地,在航運技術尚未發達的年代,一直以來都是人流、物流的轉運中心。即使對陸地國家而言,台灣亦不過是遙遠的蕞爾小島,無足可取,但對海權國家而言,卻是稀世珍寶。

      台灣的歷史進程在鄰近日本的江戶時期與西歐的大航海時代,揭開序幕。無論是日本模式「生產革命」的思惟,抑或是西歐模式「產業革命」之實踐,對台灣社會的文明發展而言,二者皆富涵舉足輕重的意義。

      即使國際情勢詭譎多變,但多數時候台灣社會仍處於承平狀態,有驚無險。台灣海峽之於台灣而言,扮演防火牆的角色;而坐落在海峽中心的澎湖群島,更是重要的門戶鎖鑰。因此,四百年來外力對台灣有所企圖時,首要之務莫過於攻略澎湖。換言之,在台灣海峽與澎湖群島的庇蔭下,台灣成為人們想像中的「蓬萊仙島」。

      在過去的四百年期間,歷經荷西時期、東寧王國、大清帝國、日本帝國,以及中華民國等不同國祚的治理,台灣社會換過五面國旗,國際化與多元化成為台灣社會的重要特質。如今重新審視台灣涉外關係史,剖析台灣社會的活力來源,勢必能為坊間的文化創意注入新元素,開啟新視野。
    關聯: 台灣Book 09
    顯示於類別:[歷史學系暨研究所] 專書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13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