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178/96951 (66%)
造訪人次 : 9440003 線上人數 : 280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外國語文學院
英文學系暨研究所
--學位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外國語文學院
>
英文學系暨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987654321/106915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06915
題名:
A Study of Cathay Visions: An Application of Expressionism and Buddhism
從表現主義及佛學觀點看「空籠故事」
作者:
杜鍾敏
關鍵詞:
表現主義
;
佛學
;
空籠故事
;
舞台技巧
;
唯識觀點
;
EXPRESSIONISM
;
BUDDHISM
日期:
1987-06-01
上傳時間:
2016-06-27 09:12:51 (UTC+8)
摘要:
本論文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是從表現主義的觀點探討。「空籠故事」這個劇本
的舞台技巧,象徵的運用,夢幻式的自我投射與衝突的具體表現。表現主義如同一組
心理解析的儀器,可將人類心靈的痛楚和掙扎很具象地呈現出來,然而,它所能做到
的也僅止於此。這樣的探索非但不能滿足一個對生命無止盡的追求者,更重要的是,
它不能將此劇本做最完整且深入的詮釋。
於是,本論文的第二部分將應用佛學的唯識觀點針對劇本中所呈現出心靈的執著狀態
,作更深入的詮釋。同時,經由表現主義的分析,我們已經看朏劇本中所隱射的人性
與世間的矛盾現象;現在,藉著佛學中道思想「有」、「無」的探討,更能貼切地體
會出「空籠」與「萬花筒」的象徵意義,以及它們與心經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的關係。此外,佛學中華的部分思想亦可用來詮釋此劇本複雜的結構。至此,方可說
對這一齣「深入人心」的舞台劇,做了相當的瞭解與詮釋。
顯示於類別:
[英文學系暨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摘要.pdf
101Kb
Adobe PDF
99
檢視/開啟
目錄.pdf
604Kb
Adobe PDF
123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