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4178/96951 (66%)
造訪人次 : 9384753 線上人數 : 12351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機構典藏
全球發展學院
全球政治經濟學系
--期刊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機構典藏
‧
管理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
全球發展學院
>
全球政治經濟學系
>
期刊論文
>
Item 987654321/106225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06225
題名:
原漢立委於委員會內之法案審議過程互動關係
作者:
包正豪
關鍵詞:
描述性代表
;
實質性代表
;
保留席次
;
原住民立委
日期:
2015-12-01
上傳時間:
2016-04-22 13:42:23 (UTC+8)
出版者: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
摘要:
我國憲法保障原住民族的政治參與,而有原住民保留席次的制度設計,以配額形式,確保原住民族代表在國會當中的席次。就現行制度而言,保障平地與山地原住民各三席,總計約占總席次的5.3%。所以,在人口數僅佔全體2%的情形下,原住民族在國會當中享有超額的席次代表。然而,即便如此,國會運作是依多數決原則而行。縱使憲法保障原住民族有6席席次,但也同時受限於保留席次配額制度,原住民無疑地將會是國會當中永遠的少數。因此,在現行制度下,原住民立委到底只能扮演彰顯保障少數參與的政治花瓶的角色,對法案政策毫無影響力,抑或是可以透過議事操作的折衝連橫而獲得遠超過其席次比例的實質影響力呢?這個問題亟待解答。
有鑑於此,本文擬運用歸納方法,分析立法委員在原住民權益相關法案審議過程當中的參與情形和發言內容,同時檢視原住民立委與非原住民立委在法案審議過程當中的互動關係,以探討作為國會當中的絕對少數,原住民立委是否能夠有效地維護原住民利益,而能實質代表原住民族。研究結果發現,台灣立法院實際上已經成為雙元代表的場域。原住民事務是一塊,其他一般事務是另一塊。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隨著政治情勢的演變,漢人立委乃至於政黨均高度尊重原住民立委對原住民事務的發言權,自然而然形成一塊專屬原住民的國會事務領域,外人不得輕易介入,致使原住民立委在這個領域內享有相對高的發言權。
關聯: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 8(4), 頁 81-126
顯示於類別:
[全球政治經濟學系]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334
檢視/開啟
原漢立委於委員會內之法案審議過程互動關係.pdf
32206Kb
Adobe PDF
2
檢視/開啟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TAIR相關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