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10413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2805/95882 (66%)
造访人次 : 3986012      在线人数 : 298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04136


    题名: 從「任重而道遠」看朱子門人的仕隱問題
    作者: 李蕙如
    贡献者: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
    关键词: 朱熹、道學、孔子
    日期: 2015-11-21
    上传时间: 2015-11-19 19:53:27 (UTC+8)
    摘要: 孔子以降,由於禮崩樂壞,士成為以道自任的群體 ,宋儒則發揚此一精神,不但擔負教化事宜,並批評政治權要。《論語》言「任重而道遠」,《孟子》云「天下無道,以身殉道」、「窮不失義,達不離道」,自古以來,大多數文人透過讀書、修身,主要目的是要建立一種穩固的「道德感」,並貫徹到日常生活的行動之中。按照儒家以德治國的理想,從君臣到百姓,都要以道德修養作為自己的行為規範,然後走向治國、平天下的道路。。孔、孟皆以「士志於道」為中心,要使道行,也應是士之職責,及平治天下,舍我其誰之義,也發揮儒家「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的理想。在元朝,具有民族氣節的漢族知識分子不願為異族服務,退歸隱居,然而,這樣的問題在宋朝並不存在,投身仕途似乎在情理之內。今以朱子門人為對象,分析他們在進退出處間,內在思維理路與外在政治環境的關係。由於道學之所以能夠經過歷史長河的考驗,而在社會、政治、經濟、人生、歷史等方面發揮影響力,必有其某種特殊意義存在。因此,在評騭過程中,可為學術的紛雜找到正統地位,也為學說的合理性,對道統進行強化,以解決政治學說的紛亂。
    显示于类别:[中國文學學系暨研究所]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