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機構典藏:Item 987654321/10072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64191/96979 (66%)
造访人次 : 8420128      在线人数 : 7345
RC Version 7.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tkuir.lib.tku.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00721


    题名: 紀錄片《晨晨跨海上學去》
    其它题名: Changchang Going to School Overseas
    作者: 王慰慈(製片人);吳淑美(導演)
    贡献者: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日期: 2015
    上传时间: 2015-03-11 11:14:02 (UTC+8)
    出版者: 台灣融合教育基金會
    摘要: 一個11歲,來自中國河南鄭州的身心障礙特殊孩子晨晨,他在中國大陸的教育體制適應不良,脾氣不好、不懂規矩、很容易和老師起衝突,甚至與同學打架,也無法參與課外活動。一直到媽媽某次來台自由行,晨晨參加了台灣的夏令營,回大陸後發現他的態度有很大轉變,於是媽媽向國台辦申請到台灣交流,讓晨晨到新竹的融合校區就學。班上老師對學生的包容,友善環境跟同學的接納,讓晨晨自然學到了尊重與禮貌、行為明顯改變。而這場跨海學習之旅,也觸動了周圍人的心靈…..
    全片跳脫了批判式的紀錄片觀點,以流暢的節奏跟拍晨晨來台的一舉一動,並以田野研究般的精神,到河南拍攝晨晨與家鄉同學的互動,並捕捉、對照晨晨來台灣之後的變化。教師耐心的指導,跟母親滿懷愛心的照顧,讓影片不時流露一種溫暖正向的力量。
      晨晨母親說:「如果之前能(懂得如何)包容接納晨晨,晨晨就不會變成霸道、不守規矩的孩子。」正是這部影片闡釋出的最大善意。晨晨不但在紀錄片當中呈現出他的前後改變,鏡頭下看出他懂得尊重女同學,以及學習到「尊重」人的這種態度。
      教育改變人生,首先要結合人性。本片直讓人想起伊朗導演阿巴斯《何處是我朋友家》的樸實誠懇,更讓我們對於兩岸教育、對於下一代,如何包容歧見尊重他人,提供了一個良善的示範。
    關聯: 2015休士頓影展紀錄長片類銅牌獎Remi Award
    显示于类别:[大眾傳播學系暨研究所] 視聽著作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紀錄片《晨晨跨海上學去》.pdf476KbAdobe PDF127检视/开启

    在機構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TAIR相关文章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 TKU Library IR teams. Copyright ©   - 回馈